第33章-《论咒术师与文豪的配适度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早餐是在伏黑宅吃的,他们有张吃饭的小圆桌,平时收在壁橱内,等吃饭时再拿出来用,跟晚上铺的被褥替换塞进壁炉。

    早餐桌上,一条宣布了两件事。

    “我办好高中的身份了。”这是第一件。

    “从今天开始,《金盆洗手》开始在《读卖新闻》上连载。”这是第二件。

    惠跟津美纪齐齐放下碗鼓掌:“恭喜。”

    “恭喜,织田哥。”

    这也算是新家庭的良好开端吧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《读卖新闻》是拥有悠久历史,读者遍布日本的大报社,即便经过经济泡沫时代,这艘巨轮也没有沉没。

    又因政经版主编的敏锐程度,不少人将其内容当作参考,以推特未来的政治导向。

    如此看来,只要是议员,便不得不订阅这份报纸。

    当然,后跟的生活版与文学版,是没人在意的。

    时间已走向2008年,古老的世家依旧保持着熨烫报刊的传统,这习惯始于欧洲,但当黑船事件后,境内的世家子与新兴资本家都以洋派作风为荣,甚至兴建了鹿鸣馆,现在大部分家族也是和风与洋风并行,海边的别墅必定是欧式建筑,搜藏着复数的弗朗基人偶,京都的老宅又要设计枯山水庭院,割裂得很。

    位于青森的津岛家也是,大约一百年前,他们家出现了一名名垂青史的大文豪,在他的《人间失格》中便描绘当年津岛家在青森的地位,就连城市银行都是他们建设的,是数一数二的资本家,同时又是议员,血统还很高贵。

    流传至今,这份高贵不仅没有被冲淡,反而延续下来。

    津岛家又继承祖上名号的传统,偶尔有被给予希望的孩子会被赋予祖先的姓名,现在家中最小的孩子也是,因为他表现出过分的才智,而被取名叫津岛修治。

    然而,即便是这样的孩子一年也见不到父兄几次,原因很简单,他跟已经踏入政坛的兄长年龄差距太大,而父亲则在内阁努力着,怎么可能回到位于青森的老家。

    此外,虽说这孩子聪慧,家中的女仆男仆却不是很喜欢津岛修治君,相反,他们很畏惧这才六七岁的孩子。

    问起来就含糊道:“修治少爷实在是太聪明了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说呢,看他的眼睛总有些害怕。”

    “一眼就被看穿了似的。”

    “他总是盯着我的身后,不知在看些什么。”

    “修治少爷是能看到那些东西吗?”

    “那些?”

    “怨灵之类的。”

    好在,津岛修治并非难以讨好的孩子,他很安静,也没有那么多的恶作剧跟无限的经历对着仆人发泄,想让他安安静静地呆着很简单,只要给他书就行了。

    这又体现了他跟寻常孩童的不一样,以往,六岁多的孩子汉都不认识几个,一千多顶天了,看书还在看绘本,可他的话,却已经开始阅读名著,并且订阅报纸与文摘了。

    听说远在东京的老爷知晓后非常高兴,说什么不愧是修治,又说近百年前的毁誉参半的文豪津岛修治也是这样,从小就喜欢阅读。

    这种跟先祖的魔怔对比让下属更觉得可怕。

    而津岛修治,也就是太宰治本人并不因下属的害怕与疏远而难过,相反,他已经习惯了这一切。

    他已经不去学校了,据说是准备上天才班不断跳级,八点用完早餐后,他就去把今天到的报刊与书刊全部收了一遍,有《读卖新闻》《故事会谈》《杂七乱事》等等,说老实话,女仆总担心其中混杂着不应该孩子阅读的,可有没有人敢去乱翻修治的书,只能想想。

    而当事人,趴在榻榻米上看书,对大部分文字都兴致缺缺。

    “无聊无聊无聊。”

    “又是看见开头就能猜中结尾的侦探小说,他们就不能有点创意吗?”

    他单手托腮,看似懒散道:“除了当年的平井太郎(江户川乱步原名)外,难道就没有有意思的作者了吗?国外作也是,《福尔摩斯》跟《无人生还》很经典,后期大多都是拙劣的模仿,稍微给我看有点新意,有点灵魂的东西啊。”

    否则他不是完全没法找到乐子了吗?

    想到这,他就有些惶恐,如果连文字给予他的乐子都没有了,那还能做什么呢?

    唯独不想与历史上的津岛修治相似,成为觉得生很无趣,追求殉情的男人。

    近代诸多著作,他最厌恶的不过是《人间失格》罢了。

    这样想着,津岛修治翻开今天的《读卖新闻》,比起三流言情小说,《读卖新闻》的作品质量相对高,但也更容易出现对先人的拙劣模仿。

    津岛修治才开始看时漫不经心,知道他读到那段文字:

    /2012年时,我决定收手了。

    说是收手,按照业内属于应该是金盆洗手吧,我却没举行盛大的仪式,更没有金盆。

    原因,缺乏资金是一点,此外也没什么业界的朋友,况且、转业并不是什么值得一书的大事。

    不得不在此解释我的上一份工作,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职业杀/手,仿佛小说中出现的名词,然而我精通读写,也没有养绿植的爱好,在这致敬《这个杀手不太冷》,只是个平凡的人罢了。

    至于为何放弃这份工作,是因为从某天起,忽然产生了做一个漫画家也不错的想法,可以杀手的人来绘画,多少有些不敬,因此我金盆洗手了……/

    真奇怪,明明是平淡的叙述,若说有什么特殊的,不过情节有些新颖罢了,却让津岛修治的心猛地一颤。

    他甚至听见了噼里啪啦的电火花声,那究竟是从他脑海中冒出来的,还是真实存在的?

    结果就是,在他自己都未曾感觉到时,将这短短四千字看了无数遍,由于是首次连载,《读卖新闻》批了两倍的版面,让他登完了第一章  。

    津岛修治问自己,为什么会被感动,只是普通的故事、普通的文字、普通的叙述,甚至比起那些老练的作者,文字中透着一股青涩气。

    但是……

    “真的被感动到了。”

    “几乎想要落泪的感动。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?”

    他疑问自己。

    就好像一直被冰封的情感被凿出一道小口子,从中流淌出热意,然而就算他自己都不知道,那是怎么一回事。

    津岛修治只是想:想要接着看下去,想要见到他,想要跟他成为朋友。

    几乎形成了执念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远在横滨的一条并不清楚幼年太宰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,也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事。

    但织田&伏黑家依旧因为他的连载而产生些变化。

    首先是伏黑惠跟伏黑津美纪,上学路上特意绕到报亭,购买了今天的《读卖新闻》。

    “要带些同学看看。”

    “因为是织田写的文章,必须要读给大家听才行。”

    一条:“这并不是什么有趣的作品。”

    听见他如此自贬,津美纪生气极了,脸颊鼓涨起来,像只圆滚滚的合同:“就算是织田哥这么说,我也会生气的。”

    她说:“明明是很有趣的故事。”

    伏黑惠说:“我们看过好几遍。”

    “啊……是这样吗?”仔细想,他们是读过自己的手稿,可就算以织田作本人的立场来看,他也不觉得自己写了什么有趣的故事。

    “对了,还有西村婆婆他们,要给他们看才行。”津美纪说。

    她口中的西村婆婆是一条在森川百货的同事,显然,一条没有辞掉打工的工作,他可不是织田作,无法写出更新的文章,等手头的散文都放出去,就要咕咕咕开天窗了,这样的话怎么能不努力打工。

    偶尔一条值下午班时,会跟津美纪一起回家,其他人已经知道他们是邻居关系了,而且伏黑家的妈妈委托一条照顾两个孩子。

    这是他们对外串通的证词,如果被知道伏黑轮子抛下两个孩子跑路,他们一定会被送进福利院的,为了避免这样的结局,必须制造伏黑轮子还在的假象才行。

    而且,只要两个孩子健康成长,就不会有人举报给儿童抚养机构的官员吧?

    津美纪说:“西村婆婆他们还特意告诉我,说如果织田的出道作登载了,务必要给他们看才行。”

    “你可别想敷衍过去哦。”

    就算是脸圆鼓鼓的,摆出河豚的样子,也依旧可爱。

    一条道:“我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以他本人来看,并不觉得刊载作品是很不得了的事,可西村婆婆她们之前也说过,如果登载了一定要支持,毕竟是对他一向关照有加的婆婆,还总是给他新鲜牛乳留半价便当,有成果后,无论如何都要跟她们分享才行。

    “既然这样,就多买几份报纸好了。”

    受到教诲的一条如是说道。

    此外还有件事。

    “小美老师与林老师打电话通知我,周五的话,幼稚园跟小学都要去郊游。”

    津美纪跟惠上的都是公立学校,而且是同一家的幼稚园部跟小学部,以往为了方便,学校会把出游时间安排在同一天,当然需要缴纳费用。

    显然,为了省钱,这两小只都没有跟一条提起过。

    还好一条跟小美老师以及林老师说过,有什么事要直接通知他才行,津美纪跟惠都很不喜欢麻烦人。

    小美老师与林都是传统意义上关爱孩子的好老师,也不会在班上擅自说学生的家庭情况,是值得信任的对象,在发现两人没有签同意书后就立刻给一条打了电话。

    一条说:“车费已经缴纳了,可以开始考虑周五要吃什么便当。”

    “难得的旅行,一定要好好享受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结果,一条真的在去森川百货打工前买了好几份报纸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