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9章 末将领命-《踏枝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“新君?”刘贲几乎咬了舌头,“哪位殿下?”
    既是为了大周,这天下总还是姓赵吧?
    皇上膝下的几位殿下,哪一位能担重责,能服天下?
    刘贲不认为老侯爷会弄权,可其他人呢?
    不懂朝政、又服不了众的新君,能在京城那群老狐狸手里讨着好?
    永宁侯能替新君打仗,但他能替新君打理内政吗?
    权利乱人心。
    前朝为何会走向乱世?
    因为那一任接一任担不起朝政的小皇帝,把底下人的心养野了。
    换上新君,若处理不当,大周又如何保证不重蹈覆辙?
    这些,老侯爷想过吗?
    刘贲抬起头,瞪大着眼睛看永宁侯。
    永宁侯太清楚他在想什么了,他用力地拍了拍刘贲的肩膀:“他可以。他姓赵,他是先太子的遗孤,他没有长在民间,他知朝政、会打仗,也在官场行走几年,正因为是他,我才充满信心。”
    刘贲没有说话。
    老侯爷把他设想的问题都答了一遍,固然都答得比较表面,但起码,听起来不错。
    尤其是“先太子遗孤”,只这一点,就比什么这宗亲那族亲的强了千百倍。
    算算年纪,该是二十岁出头,这么年轻的岁数,行走过官场,又能打仗,还真是不容小觑。
    尤其是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……
    咦?
    近几年,大周能算得上打仗的,就只有这一回了吧?
    那么,符合老侯爷所说的条件的,似乎、好像、可能、兴许……
    刘贲整个肩膀往下一沉。
    他想,他知道答案了。
    也正是因此,皇上那道圣旨才说得通。
    “我、我之前觉得,他很熟悉,”刘贲有些语塞,说到一半,又补了一句,“他身上有谁的影子。”
    不是每一位将领都能和兵士们打作一团。
    就算相处融洽,彼此信任,他们之间的氛围也是各人各不同。
    而林繁给刘贲的感觉,与与兵士们相处时,那种随和与肆意,刘贲当时没有想起来,此刻在想想,那种精神气,像极了先太子。
    第(2/3)页